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患瞖妄見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瞖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瞖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瞖。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花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 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
 金非銷故有 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 生死與涅 槃
 凡夫及諸佛 同為空花相
 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唯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 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 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提願
 依止大涅槃 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 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 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 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 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 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 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 名為遍隨順
 末世諸眾生 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 現世即菩薩
 供養恒沙佛 功德已圓滿
 雖有多方便 皆名隨順智◎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後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及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 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 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 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 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 并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 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絃緩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氷無別有氷知氷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妬。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 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 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剎 先去貪瞋癡
 法愛不存心 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 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 究竟非成就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 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 應當求正覺
 心遠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謂作止任滅 親近無憍慢
 遠離無瞋恨 見種種境界
 心當生希有 還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儀 戒根永清淨
 度一切眾生 究竟入圓覺
 無彼我人相 常依止智慧
 便得超邪見 證覺般涅槃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花。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于世。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欲行無上道 先當結三期
 懺悔無始業 經於三七日
 然後正思惟 非彼所聞境
 畢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靜
 三摩正憶持 禪那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 若能勤修習
 是名佛出世 鈍根未成者
 常當勤心懺 無始一切罪
 諸障若銷滅 佛境便現前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祕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并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三千大千世界

《雜阿含經》四二四記載,在我們這個世界,以千計太陽系組成的的小世界中心,日光無法照臨,暗冥無光。其中有眾生生在此處,在暗冥中受極大苦;以千計的小世界組成的中千世界,同樣是中心暗冥無光,也有眾生在其中受大苦難;以千計的中千世界組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心也是暗冥無光,同樣有眾生在其中受無量之苦。

這樣看起來,我想是否如此:小千世界指銀河系。因為佛教以人為本位的,沒有人的星球是不予討論的。意指銀河係有以千計的有人類文明的星球。銀河係是中心是黑洞?因為黑洞引力太強,連光都不能逃逸,所以恆星的光輝無法照亮黑洞。銀河系的所有天體都是圍繞此黑洞旋轉。黑洞就有地獄存在(當然還有其它地獄)?

在另外一本經書《起世經》中,有關於我們這個小千世界的形象描述:此千世界,狀如周羅。 《起世經》譯於隋代,當時人們稱盤起的髮髻為周羅。也就很形像地描述這個銀河係是個螺旋狀的。

同樣,以千計的小千世界,也是圍繞著黑洞旋轉的,這個系統就是一個中千世界;再以千計的中千世界又圍繞一個更大的黑洞旋轉,從而構成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根據《起世經》,此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時生起,同時毀滅。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應當是對應我們認知的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之上,還有許多層天道,最上一層天道是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大劫,即宇宙生成毀滅的八萬次週期。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生成時,從大梵天而下,依次而成。漸至人道、地獄等道,至此為世界成。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最後毀滅於火劫,在火劫之初,雨水漸少,漸漸完全不再降雨,草木全部乾枯,大海之水日漸減少,從極深到數丈、再到深不及腳踝,終於乾枯、塵土飛揚。從地獄向上,逐漸燒毀,直至梵天,全部毀盡。一切眾生,或上升到三千大千世界之上的光音天,或轉生到其他世界。世界成時,又從光音天下生,或從其他世界轉生過來。如此循環不已,無窮無盡、無始無終。

黑洞和時間的關係


  •         依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重力會使時間慢下來。因此當我們接近黑洞的時候,由於受到極強的重力效應,時間確實會緩慢下來,甚至有可能在我們接近到黑洞某個範圍內,當經過一秒鐘時,外界已過了100年。
            若把時鐘放在重力微弱的地方(例如地球)是很難(但仍可以辦到)測出重力對時間的影響的。但若把時鐘放在重力強大,如黑洞之處,則立刻可見到重力對時間產生的影響,至於影響之大小又依觀察者位置之不同而有不同。對於掉入黑洞中的太空旅行者而言,重力增大會使他對事物的認知加快;他會覺得他被黑洞吸了進去,一下子就到了「底」。但對位於遠方,不受黑洞影響的觀察者而言,看到的情形與此恰好相反。在他們的眼中,那位不幸的太空人似乎動得很慢,而且好像越接近黑洞,就移動得越緩慢。原因是,根據相對論的預測,黑洞的強大重力會使時間延緩下來,所以那個太空人似乎永遠都還沒掉落到底。在最底下的地方?所有的質量和能量都被濃縮為極小的點?空間消失了,時間也停止了。黑洞內應用於外界的一切物理定律都宣告終止,因此我們無從得知黑洞裡到底是何種光景。
            有一位學家〈史瓦西〉算出一個範圍,再範圍之內的時間和各種物理現象都和外面不同,例如:時間較慢、重力較大。因為是史瓦西算出來的,所以稱為史瓦西半徑界面,又稱事像地平面
           事像地平面指的是黑洞內時間與外界是完全不同的狀態,由於光被重力所牽引,在黑洞裡的時間一分鐘或許等於外界的數十年,好比說妳現在被吸入黑洞內,妳在裡面一分鐘後就會被擠縮壓毀,可是或許在幾秒後妳看到了有其他人也被吸入黑洞內,但這其實是數十年後被吸入的...

  • ************
    佛教的時間體系
    人間五十年,為四天王天一晝夜

    人間一百年,為忉利天一晝夜

    人間二百年,為夜摩天一晝夜

    人間四百年,為兜率天一晝夜

    人間八百年,為化樂天一晝夜

    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他化自在天一晝夜


    根據《華嚴經》:

    娑婆世界的一劫,於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才一晝夜;

    極樂世界的一劫,於金剛堅佛剎的袈裟幢世界才一晝夜;

    袈裟幢世界的一劫,於善勝光明蓮花開敷佛剎的不退轉音聲輪才一晝夜;

    不退轉音聲輪世界的一劫,於法幢佛剎的離垢世界才一晝夜;

    離垢世界的一劫,於獅佛剎的善燈世界才一晝夜;

    善燈世界的一劫,於光明幢佛剎的妙光明世界才一晝夜;

    妙光明世界的一劫,於法光明蓮花開敷佛剎的難超過世界才一晝夜;

    難超過世界的一劫,於一切神通光明佛剎的莊嚴慧世界才一晝夜;

    莊嚴慧世界的一劫,於月智佛剎的鏡光明世界才一晝夜;


    從鏡光明世界一劫,於賢勝佛剎的勝蓮花世界才一晝夜.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佛教的空間觀(三界二十八天)


    【十法界】

    十法界:
    佛、菩薩、辟之佛、羅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那是超出眾生之外,其餘的九法界--菩薩、辟之佛、羅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還在眾生之內,所以都叫眾生。

    十法界分為四聖與六凡。


    【四聖】

    佛、菩薩、辟之佛、羅漢,已證解脫聖果,永離生死,不復往返六道,是出世間的四種聖人。

    一、佛:
    佛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聖者,度眾功行圓滿,達到自覺、覺他、覺滿,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出世聖人中最高的境界。

    二、菩薩
    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自渡渡人,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漸圓滿一切功德。

    三、辟支佛
    分為二種:一種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修證成道,稱為「緣覺」;另一種是生於無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觀自心、外境的變遷而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到緣覺果,稱為「獨覺」,修十二因緣,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自渡不渡人。

    四、羅漢(聲聞)
    羅漢(聲聞)修習四諦法(苦集滅道)而得證聖果,必有老師教導而悟道,自渡不渡人。聲聞極果為阿羅漢,羅漢含有三義:(一)、殺賊義,謂殺盡煩惱賊。(二)、應供義,謂已斷盡三界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義,謂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眾生,沉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由其所造作之罪業不同,因而六道輪迴。六道有善惡之別,天、人、阿修羅屬於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屬於三惡道,亦稱三塗,即血塗、刀塗、火塗。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遊樂,修羅道雖有天之福卻瞋心重,三惡道多苦難、多愚癡,故此五道皆難修行;惟有人道,苦樂參半,智慧較高,最適宜修道。

    一、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謂十善,即[身]不造殺、盜、淫;[口]不言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行貪、瞋、癡。若修十善,又修四禪八定,將來所感的果報,即是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二、人
    受持五戒,來世得生為人,六道中只有人才能修行。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若受上品五戒,則大富大貴,若只持少分戒,雖得人身,卻感貧窮或六根不具的果報。由於每一個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將來所得的果報就有貧富、壽夭、智愚、美醜、高矮……等不同。

    三、阿修羅
    過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種種善事時,心存瞋恚、傲慢……等惡念,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遂感修羅的果報。

    四、畜生
    眾生因貪欲癡想心,是非不分,無智慧,飲酒過度,欠債等,造作下品十惡,而感畜生的果報。畜生道常為他所宰殺,或彼此弱肉強食,互相殘害,故又稱為「血塗」。

    五、餓鬼
    若慳貪不捨,不知佈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惡事,造諸惡業,則感餓鬼的果報。餓鬼道又有勝劣之別,有福者為神,無福者常在饑餓當中,經常受刀杖驅逼之苦,稱為「刀塗」。

    六、地獄
    六道當中,地獄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惡、謗法破戒,皆招感地獄果報在地獄當中,隨個人業力所感,苦報與壽命各不相同。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地獄道眾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稱為「火塗」。


    【結論】

    淨土:成佛中途站,可離開六道輪迴
    (1)西方淨土:阿彌陀佛
    (2)東方淨土:藥師佛
    (3)彌勒小淨土:彌勒菩薩,下一尊佛

    十法界不離吾人當前這一念心,悟者為聖,迷者為凡,所謂「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每起一念,即落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從善如流,依聖者之路,從因上努力,人生必定愈來愈光明,終而超凡入聖,果證菩提。

    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引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不退成佛,往生的條件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生與阿彌陀佛有緣,絕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看破放下,放下一切執著,隨緣行善,老實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後乘願再來度一切苦難眾生,我們早一天成就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就早一天得度,只有我們成就了,才能有能力幫助他們解脫,願一切眾生早日圓成佛道!


    【三界】

    三界指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界
    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
    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二十八天】

    天界有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

    欲界有六天:
    (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
    (4)兜率天、(5)化樂天、(6)他化自在天

    色界有共十八天:
    <初禪三天>
    (7)梵眾天、(8)梵輔天、(9)大梵天

    <二禪三天>
    (10)少光天、(11)無量光天、(12)光音天

    <三禪三天>
    (13)少淨天、(14)無量淨天、(15)徧淨天

    <四禪九天>
    (16)福生天、(17)福愛天、(18)廣果天、
    (19)無想天、(20)無煩天、(21)無熱天、
    (22)善現天、(23)善見天、(24)色究竟天

    無色界有四天:
    (25)空無邊處天、(26)識無邊處天、(27)無所有處天、(28)非想非非想處天


    一、六欲天
    六欲天,在身方面似乎離開了愛欲,但在心方面,還有少許愛念,尚未完全清淨,所以就叫做欲界眾生。欲界六天又分為地居天與空居天。

    1.地居天:

    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地居天由於居於須彌山,因此名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與人間無異。

    楞嚴經對於淫欲果報,分析得十分詳細透徹,欲心重而兼犯禁戒,當然即墮阿鼻地獄,輕者逐漸高升。這六欲天亦因靜多動少,清心寡欲,欲心漸漸輕,生天層層高。要完全絕欲才能證無漏四禪天。淫欲為生死根本,不斷淫欲,想升天界猶不可能,況欲證無上菩提耶!所以想修三摩地,想出生死苦海,必須先過此關。

    (1)四天王天:

    有些世間人要修道,但又不知道怎樣求證常住真性,不生不滅法,又捨不得妻妾的恩愛。不過他遵守五戒,於邪淫方面,身既不犯,心亦不想。心不想就不會奔流縱逸,愛水澄清,心地自然光明,所以命終之後,就可以上生天界,和日月做鄰居,位於須彌山腰,這一類叫做四天王天,為帝釋外臣,保護忉利天的安全。

    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此四天離人間有四萬二千由旬之遠,身長七十五丈,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合計九百萬歲。
    (2)忉利天:

    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觀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須彌山頂,中間為善見城,天主為釋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為三十三天。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所載,分別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頂天、善見城天、缽私地天、住俱吒天、雜殿天、住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樹園天、險岸天、住雜險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處天、住柔軟地天、雜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月行天、閻摩娑羅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住輪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焰輪天、清淨天等。

    對於自己的正式妻子或丈夫,淫愛已十分微薄,情欲亦十分清淡。雖然於清淨獨居時,還未能完全清淨無欲念,這人命終後就能超日月之光明,生須彌山之頂,好地居天,和人間不接觸,這叫做忉利天,即三十三天,距離人間六百七十二萬里,身長一百五十丈,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合人間三千六百萬年。
    2.空居天:

    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1)夜摩天(須焰摩天):

    夜摩意思為時分,此天對於欲境知道節制有分。若在夫妻相會時,只是逢場作興,事過之後,毫無回憶懷念。於人世間,動少靜多。於獨居時,內心已得全清。這個人命終之後,就生在虛空之中,安住在一片光明雲中,那是日月光明所照不到之處。這些人自身能放光明,互相照耀,故常在光明中,沒有黑暗,只以蓮花開合來分晝夜,這叫做須焰摩天。也就是空居天,因為離開須彌山,距離人間有一千二百八十萬里,身長二百廿五尺,壽命二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二百年。男女相愛,只是執手以示愛,而不行淫。

    (2)兜率天(兜率陀天):

    兜率意思為知足,對於欲境知道止足。若人時常都在清淨中,已完全無淫念,有時遇有應行之欲觸,還未能違拒,猶有順從之念。這等人命終之後,即上升最精微處,不和下界人天相接觸,乃至世界壞滅的時候,火、水、風三大災難不能波及,這一類叫做兜率天。這天分內外二院,外院有小摩尼殿,是凡夫天人所居,內院有大摩尼殿,是彌勒菩薩所住。彌勒菩薩常在內外兩院說法,教化眾生。該天距離人間有二千五百六十萬里,身長三百丈,壽命四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男女相愛,只是一笑。
    三災是:火燒初禪天,水淹二禪天,風刮三禪天。要做天人就要少欲知足,但天人終非究竟處,天福享盡,還要墮落。如果天天談情說愛,那就往死路走!我們為何業障這樣重?就是因為情欲心重,如不覺悟,再跟情跑,不僅死路,還要趨向畜生地獄路上呢!
    (3)化樂天(樂變化天):

    樂於變化,欲心微薄。本來已完全沒有欲心,但為繼承家業,只得勉強從事。但於玉體橫陳時,味同嚼蠟,全無樂趣。這些人命終後,就生在樂變化天,距離人間有五千一百廿萬里,身長三百七十五丈,壽命八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八百年。所有一切五欲樂具,都能隨願變化滿足自己受用,男女相愛,只是熟視而已。

    (4)他化自在天:

    於五欲境界自在變化,欲心漸無。沒有世俗的男女心念,厭惡淫欲不淨,故雖有夫妻名分,但於行事時,不只索然無味,而且心在在焉,神游境外,了然超脫。這些人命終之後,就能超越一切化無化境,凡五欲樂具,不需要自己變化,都由其他天界所變現,而自己得以自在受用。這天界叫做他化自在天,距離人間有一萬萬零二百四十萬里,身長四百五十丈,壽命一萬六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一千六百年,男女相愛,只用眼一看便滿足。

    二、色界天
    生到色界的天人,純是化生,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全是男相,沒有女人。色界四禪天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共有十八天。

    1.初禪三天: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初禪以上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沒有鼻、舌二識,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識所生起的喜、樂二受,以及尋伺思惟的能力。

    這三種天都稱作勝流,因其身勝、樂勝、能勝下界的各趣的眾生,又不受欲界八苦的煎逼,雖然不是修真正的三摩地,但因持戒的定力,心中常能清淨,已不為欲界諸煩惱所搖動,這叫做初禪天。於九地中,是離生喜樂地,即離開欲界諸惡趣,而得清淨喜樂。但是因為仍有覺觀之火,故到劫盡時,仍不免為劫火所燒。

    2.二禪三天: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二禪以上只有意識,沒有眼、耳、身三識以及尋伺思惟,因此只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這三天又勝於初禪,以初禪乍離欲苦,成恐復墮,故有憂愁掛慮,須時時提高覺觀,修持禪定。現在二禪已離欲漸遠,沒有恐懼心,亦無一切憂慮,雖不是依不生滅為本修因,而修正定,但於清淨梵行,已伏心中粗漏,叫做二禪。於九地中,叫定生喜樂地。雖然火災不能侵,但心有喜水,故仍難免要受水災。

    3.三禪三天: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三禪天只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此三天又勝二禪之流,初禪只是苦惱不逼,不得隨順。二禪憂慮不逼,五識已伏,只得隨順。至此三禪已得寂滅,六識已伏,不起現行作用,故得大隨順,身心安然,自在不動,受無量樂。雖非真得正修實證之三摩地,但清淨心中,已安樂無苦,歡喜畢具,於九地中屬第四離喜妙樂地。離開初、二禪之喜,而得三禪之妙樂,但出入息尚存,故劫壞時雖水災不能侵,但還難免風災。

    4.四禪九天: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

    此四勝流即福生、福愛、廣果和無想四天,世間一切苦樂境界不能動搖,三災不能侵害。但是他們初生之時,宮殿園林,隨之而生,死時宮殿園林隨之而滅,故此就不得真常之境。以修習捨定時,認為是涅槃,希望能得到涅槃果位。一有所得心,就是有為法,故只得有為功用純熟,不加勉強而能任運不動,而不是真的不動地,故通名四禪天。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五種『阿那含天』即不還天,是三界聖人寄居之處。若不是修行淨土法門,則從這裏出離三界。此天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即與生俱來的貪瞋癡慢的微細思惑。這思惑於九地中,各有九品,合共八十一品。三果聖人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不起現行,習氣亦除,故說九品習氣俱時滅盡。因惑盡苦亡,故欲界已無卜居之處,三禪亦非遊樂之地。三禪以下的境界,又不是他們的眾同分地,同時他們所修乃是苦樂雙亡的捨禪,故只好在色界天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準備斷盡其餘七十二品思惑,求出三界,證阿羅漢果。

    四禪天只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三、無色天
    無色界的有情,雖然沒有物質,但依定力相應而感得的業報有深淺不同,因此也分為四級。

    這四空處天,前二天是窮境,後二天是窮心,欲令心境俱空,而不瞭解空的道理。凡夫不知人空,羅漢不知法空,其實心與境本來是空,豈待銷滅而後空?若從五不還天修習聖道,以窮空之定力,來斷盡三十六品思惑,便可證得人我空,成為阿羅漢超出三界。如果從此保守不再前進,還是不回心的鈍根陳羅漢。利根則能回心向大,少修二十萬大劫,即超三界而得成佛。如果從無想外道天,或從廣果凡夫天,而入非非想處天,來窮究空理,修習有漏禪定,不知回頭,迷於有漏之天,錯作無為之想,終至八萬劫滿,無可歸托便墮入輪迴,隨自己的業障,流轉六道中,所謂『饒他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1.空無邊處天:
    指厭於色身繫縛,不得自在,欣求虛空無邊,由加行入空無邊處定為因,所得定地的果報。

    2.識無邊處天:
    指厭離空無邊處天,由識無邊之定所招感的果報。也就是思惟清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識之相,觀察照了無邊的識相,以先思惟無邊的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稱為識無邊處。

    3.
    無所有處天:
    指厭患識無邊處,捨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動,到了加行成就時,不但所思惟的空沒有了,連觀無邊心識的能觀心也沒有,因此名無所有處天。

    4.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天的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因此稱為非想;此天尚有細想,因此稱非非想。此天位於三界九地的頂上,因此又稱有頂天。

    【天界的殊勝】

    上面所說的六欲天、四禪天、以及四空天。除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所住以外,其餘各天,都是凡夫所修得的善業為因,得到善果的酬答,酬答盡了,依舊要墮落輪迴。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鄰人道,兩者都是苦樂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勝之處。根據經典所載,天人有以下幾點殊勝:

    一、壽命長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合計九百萬歲;忉利天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合人間三千六百萬年;夜摩天壽命二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二百年;兜率天壽命四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化樂天壽命八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八百年;他化自在天壽命一萬六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一千六百年。

    色界天中,初禪的梵眾天壽半大劫,梵輔天天壽一大劫,大梵天天壽一大劫半;二禪天的少光天二大劫,無量光天四大劫,光音天八大劫;三禪天的少淨天十六大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大劫,遍淨天六十四大劫;四禪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大劫,福愛天二百五十大劫,廣果天、無想天五百大劫,無煩天千大劫,無熱天二千大劫,善見天四千大劫,善現天八千大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大劫。

    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二萬劫,識無邊處天四萬劫,無所有處天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約等於世間成住壞空八萬次。天人壽量之久,可見一斑。
    二、身體高大
    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約人間十里);忉利天身長一由旬(約二十里);夜摩天身長二由旬(約四十里);兜率天身長四由旬(約八十里);化樂天身長八由旬(一百六十里);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里);色究竟天一萬六千由旬(二十二萬里)。月球距離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萬里,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舉,便能摘下月亮,宇宙虛空之廣大無邊,及天人身體之高大,實非凡人智識所能想像。
    三、衣食殊妙
    天界眾生身體越高,穿的衣服越輕。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長二十里,重半兩;忉利天衣長四十里,重六銖(一兩有四十八銖);夜摩天衣長八十里,重三銖;兜率天衣長一百六十里,重一銖半;化樂天衣長三百二十里,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衣長六百四十里,重半銖。
    色界的梵眾天穿衣與否,並沒有分別,隨著身形自然有光明勝妙的天衣披身。

    其次說到飲食,欲界的眾生吃自然食、淨揣食,以衣被細滑為食、澡浴感受為食;色界有情以法喜為食,以禪悅為食;無色界有情則以意識為食。

    四、禪定法樂
    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為滿足,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之中的靜謐輕安。

    天界雖然有許多殊勝妙樂,但是天人一旦福報享盡,難免五衰相現,依舊要墮落到六道輪迴受苦。

    另外,天界仍屬三界之內,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劫難,當世界壞滅時,還會產生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三種苦難,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即使無色界也逃避不了國土危脆、諸行無常的現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報,但是天界並不是一個最好、最究竟的地方。
    因此,學佛的人不應以求生天界為最終目標。所謂「三界如火宅」,如何出離三界,如何解脫生死,獲得究竟涅槃之樂,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終極目標。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與夏蟲不可以語冰】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是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我有很多朋友聽我講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講話聲音越大,說的更直接些,凡是聲音最大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懂的人。如果真的懂,講話聲音那麼大幹什麼呢?
    後來我們讀《莊子》的話,才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你跟夏天的蟲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
    那這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
    你如果問孔子,孔子一定說本來就這樣,你見人不說人話,那不是鬼話連篇嗎?萬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講鬼話,又怎麼溝通呢?這絕對不是投機取巧,而是隨機應變。

    你知道放下最簡單的方式是什麼嗎?



      徒弟:“佛教是讓人什麼都放下嗎?”
      師父:“不是。”
      徒弟:“可為什麼經常說萬緣放下?”
      師父:“萬緣放下作甚麼?”
      徒弟:“是啊,弟子也覺得很困惑啊。感覺佛法好像總是讓人趨向一種消極。弟子身邊也有一些人說:‘如果什麼都放下了,錢從何來?衣食從何而來?都不工作了,這個世界不就完蛋了嗎?’”
      師父:“什麼都放下了會完蛋,什麼都放不下也會完蛋。”
      徒弟:“應當如何是好?”
      師父:“替而換之。”
      徒弟:“……”
      

      師父:“你能讓乞丐心甘情願放下手中的緊攥著的硬幣嗎?”
      徒弟:“沒把握。”
      師父:“你拿一石子能換回乞丐手中的硬幣嗎?”
      徒弟:“不能。”
      師父:“為什麼?
      徒弟:“因為硬幣更值錢。”
      師父:“那你拿金子呢?”
      徒弟:“那就行了。”
      師父:“為什麼?”
      徒弟:“金子更值錢啊。”
      師父:“所以,放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替換。放不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更好的。
    用素食去替換葷食時,你就放下了屠刀;用布施去替換索取時,你就放下了貪婪;用信仰去替換空虛時,你就放下了寂寞;用智慧去替換愚癡時,你就放下了執著;用正念去替換雜念時,你就放下了妄想。用隨喜去替換嫉妒時,你就放下了憂惱;用忍辱去替換報復時,你就放下了嗔恨;用慈愛去替換貪愛時,你就放下了心痛;
    不懂得提起,就不會明白放下;想放下什麼,先懂得提起什麼。
    修行不是為了放下,而是為了懂得替換。”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8個強大理由支持你,不用再期待別人的認可

    8個強大理由支持你,不用再期待別人的認可。因為一旦你為別人的看法所左右時,你已淪為別人的奴隸。只有當你不再等待別人的認可時,你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人生最大的自由之一就是:不再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有時,你需要步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呼吸一番新鮮空氣,並提醒自己: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美妙的事情就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勇於挑戰。不要再因擔心別人的看法或者畏懼未知的事情,而被動接受安樂窩裡的選擇。只要你去做,一切都會安好!不要讓那無關緊要的瑣事,羈絆自己的思路,誤以為自己的夢想太過虛幻—不是那麼回事。

    從今天開始,別再等待別人的認可。這裡告訴你8個為什麼!

    1、人生在世,你只有這一次生命可以追逐自己的夢想。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失敗,也勝於在自己討厭的事情上取得成功。所以請把握機會,追逐自己心的夢想,屢敗屢戰,直到成功。勇於犧牲,勇於走出舒適的避風港,一次次搏擊人生。滿載勇氣和激情,直視你的恐懼。堅守自己的夢想,並努力把它付諸現實。

    2、別人的認可只是別人的觀點。

    不要讓別人的想法決定你的人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誰,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這些。呵護自己的內心的選擇,風雨無阻的前行。不經你的允許,沒有人可以輕視你。你是自己夢想和幸福的唯一主宰。

    3、唯一值得在乎的是你自己的想法。

    實際生活中,放棄別人眼中完美的自己,開始起航真正的自我,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情,但也很是意義非凡的抉擇。所以,讓自己的愛好自由飛翔。因為,愛好決定夢想,夢想決定行動,行動最終將決定你的命運。

    4、有些人永遠不會認可你。

    不要讓別人否認的目光擾亂你內心的平靜。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會消耗你的能量和創造力;另一種人會給你能量,支持你的創造,或者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拒絕第一種人。讓自己快樂起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人。有人不喜歡,由他去吧。快樂是一種選擇—你的選擇!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他人。

    5、每個人生命的旅程和前途是完全迥異的。

    讓你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你是誰。不要為了任何人輕易改變自己的本質。未來永遠是一個謎,不要害怕探索,求知,不要害怕成長。該來的總會來,只管邁開大步,勇敢前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站起來,要越挫越勇。當你面臨需要抉擇的岔路口時,做出讓自己不會後悔的選擇。

    6、親身體驗通常是成長所必須的。

    關於生活的經驗只有通過你自己的實踐之後,才能轉化成你的智慧。所以,要去嘗試並積累經驗,而不是依賴別人的意見。這種親身的體驗,可以讓你更加理智的思考,然後朝著正確的方向,更加成熟穩重的前進。

    7、你的直覺無需別人認可。

    當現實需要考驗你內心的智慧時,一定要去嘗試自己想要嘗試的東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接受錯誤的建議,不要讓別人困擾你的想法。如果自我感覺良好,就去做吧,否則你永遠也不會知道結局會有多麼完美。喬布斯就講過:“不要讓別人的議論淹沒你內心的聲音,你的想法,和你的直覺。因為它們已經知道你的夢想,別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8、生命短暫,經不起等待。

    假如你很確定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假如你已經感覺時間緊迫,那你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清醒吧,你確實有不治之症它叫“人生”!面對這樣一個緊迫的現實,你沒有時間可以等待---無人例外!環顧四周,看看人生的奇蹟曾帶給你怎樣的禮物。選擇快樂,別再等待別人的認可----否則你永遠沒有機會快樂!

    最後給大家留一句名人名言:“一旦你為別人的看法所左右時,你已淪為別人的奴隸。只有當你不再等待別人的認可時,你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